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> 公海娱乐上线网站 >
公海娱乐上线网站
为什么俄罗斯死了很多高级军官?我们将来怎么避免?
发布时间:2022-05-25 18:29 来源:未知
html模版为什么俄罗斯死了很多高级军官?我们将来怎么避免?

来源:【文津街七号】

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RKs5zNUxPZOZWfbY4tGnQ

中国立场.全球视野.历史纵深

文章开头,我先表明一下态度:

我国一直强调反对战争,但是既然已经打起来了,那么我们并不希望俄国战败。这也是我个人的态度。如果输了,后果不堪设想,以后抗衡霸权的力量就少了重要的一支。我们身上扛着的压力就大多了、而且是独自扛着。

我相信大家在关注俄乌战争的时候,和我一样会至少有这两个疑问:

一是,虽然双方投入了至少40万军队,但是除了俄军围攻乌克兰城市的新闻报道以外,没有我们印象中传统战争形态的那种大规模部队的对抗、交战。尤其是,乌克兰的正规军很少大规模地聚集在一起出现,你们,他们去哪里了?

二是,才刚刚打了一个月,俄罗斯就被打死了至少5个将军,包括海军的黑海舰队副司令,陆军的集团军司令、旅长等高级军官,还有几十个校级军官,普通士兵的牺牲数量可能在几千人。

有人解释说,这是因为鹅国将军身先士卒。指挥官靠近前线,这是沙俄时代流传下来的老传统,所以容易被打死。其实,这是非常牵强的、表面现象。无论用什么原因来解释,死这么多人、尤其是高级指挥人员,都是不好的事情。

指挥官的任务,是指挥下属获得胜利,否则就是【渎职】。你打不了胜仗、跑到前边去结果自己还被打死了,“身先士卒”?那叫匹夫之勇。没有意义的。

在辽阔的东欧平原上,如果乌军、俄军直接大兵团对抗,那么,乌军很快就完蛋了。所以,一开始,乌军就没有采取这个战法,避免拿弱项去硬碰对方的强项。开战第一天,我们的舆论中充满了“战斗民族1小时22分钟灭亡乌克兰”之类的宣传,很多人当时深信不疑。其实稍微了解鹅国历史的人都知道,比如打芬兰、打德国,即使打赢了,伤亡也比对方多很多,他们“尚武”,但不“善战”。现在一个月过去了,也没占领乌克兰的大型城市、自身损失很多、也没达到战略意图。

乌克兰现在居然开始反攻了。那么问题来了:

乌克兰用了什么战斗方法,取得这么大的战果?

最近很多人从俄乌问题,联想到了我国的台湾问题。大家也好奇,如果将来我国不得不用武力实现祖国统一,会怎么打?

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些话题。??不过提前声明一下,因为涉及军事,有些话我们只能点到为止,不能说太多,请大家理解。

1. 组织扁平化、化整为零

组织管理学上,有一个重要的方法,叫做:

组织扁平化、化整为零的【敏捷战法】。

不管是公司企业、还是军队,本质都是一种组织。而且,军队是最追求效率的,??毕竟,你的效率如果比敌人低,那你死定了。生死大事、国家存亡,不是开玩笑的。

自从2014年丢了克里米亚之后,乌克兰一直在北约的指导下改革军事体制、提升战力。8年以来,取得了很大的进步。我国有一句很好的话“士别三日,刮目相看”。

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,会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”,才能认识最新的真相,实事求是。不要把2014年的乌克兰,当成2022年的乌克兰。

那么,什么是“组织扁平化的敏捷战法”?

传统的组织,就像金字塔型的结构,有很多层级,班、排、连、营、团、旅、师、军……一级一级往上请示,上级对下级下命令。但是,这有个缺点,就是:效率非常低。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了,发现即摧毁、首战即终战,战机稍纵即逝,根本没时间让你从下往上一级一级地请示、然后最上层研究好了之后、再从上往下一级一级地下命令。

这种情况,就是“不敏捷”。

“敏捷战法”呢,就是取消了中间的很多级别、实现组织的扁平化;然后,化整为零,把组织成员分散开,形成更小的单位,更加灵活、敏捷地去解决问题。但是呢,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完整的单元,内部包含很多“功能模块”。没有因为体量小了,而导致功能欠缺。也就是麻雀虽小、五脏俱全。

比如,每个单元的内部,包含负责火力掩护和压制对方的机枪手、打击对方坦克装甲车辆的反坦克武器操作员、负责通讯保障的人员、以及狙击手等等。每个单元的作战任务,右手是上级下达的、但是更有可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临时情况而自主施行的。如果需要上级火力支援,可以随时打电话呼叫空军和远程火炮,指挥部的决策人员,会根据各个任务的优先级,给予不同的支援。

也就是说:

传统的从上往下的命令式、变成了从下到上的反馈式。

所以,基本上是俄军的指挥官被打死,乌军的指挥官好像隐身了,不知道他们去哪了。就是因为乌军作为一个组织,不再是金字塔结构了、实现了扁平化,中层的级别消失了,后方的指挥部负责决策和资源分配就行了。不需要那么军官靠近前线指挥,减少了冗官冗员,整个组织更加轻盈、敏捷、高效。

俄军还用二战时期那种明确的“战线”思维去看待对手,其实呢,并不存在“战线”。因为乌军的人员已经分散开了,好像满天星,到处都是,但是每个地方又不多,不可能完全消灭。

这些年,很多国家都在探索【师改旅、合成营】,撤销师、团这些层级,旅直接指挥合成营。缩小编制、减少层级,提高反应速度。

其实,俄军也探索过这种改革,但是绍伊古的前任在改革的时候,因为撤销了一些师、军校,导致大量高级军官的下岗,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,改革失败了。绍伊古比较精明,没有那么激进,恢复了一些师、军校。

我国的【合成营】,也是一种积极的探索,把不同的兵种,作为模块,整合成一个营级的战斗单元。内部的各个模块,就像乐高玩具、搭积木,可以随时抽调、即插即用,非常灵活高效。大家如果感兴趣,可以搜索一下【合成营】的新闻报道。

熟悉我军历史的人,看到这里,可能会问:

这不是好像我军早年的游击队嘛!

还真是有点像,利来最给力老牌网站w66。游击队也是以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为目标,打完就跑,不和对方拼消耗、也不打大兵团作战。

当时我军就是把经过长征的残酷考验的、百战余生的上万名战士,分散到华北,让他们去发展敌后武装。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,这些星星之火,经过扩编、壮大,逐渐发展成了上百万人的游击队,最终成为解放军的百万雄师。

这种做法,在高科技环境下的今天,仍然有用。

为什么呢?

因为高科技的武器对于打击那些比较集中的目标,很有用;但是对于铺开一大片的目标,它的打击效果并不比传统武器强太多,除非你随便乱扔原子弹,但这是不可能的。

而且,高科技武器的造价太贵了,比如,一发巡航导弹发射出去,一套房的钱就没了。

俄罗斯军费一年还不到3700亿人民币,只是我国的4分之1。维护庞大的核武库就会占去一半的军费,已经是沉重的负担。剩下的钱,要分给陆军、海军、空军,不光要买装备、还要有训练的开支、军人的吃饭穿衣和津贴,根本就不够花。

所以,这次俄军发射的导弹数量,和美军在伊拉克、阿富汗的导弹发射量相比,差的很多,就是鹅国的经济太穷了,打不起高科技战争。他们的通讯工具,居然是中国民用公司生产的对讲机。还有一些其他装备,是从阿里巴巴上面买零件攒出来的。

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战争中的拉跨表现,全世界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落魄到了这种程度。我不由得想起阿拉伯的一句谚语:

“不要轻易发怒,否则别人就会知道你的无能为力。”

根据人民大学翟东升教授的说法,普京这次是被手下的人误导了,对于一个掌权二十年的强人来说,他也不太容易听进不同的意见;而且,之前打格鲁吉亚、占领克里米亚太容易了,导致这次轻敌了,完全忽视了2022年的乌军已经不是2014年的乌军了。结果,现在在战场上、在贸易金融制裁和外交等各个方面,都损失惨重,骑虎难下。

这也提醒我们,将来一旦我们需要在台海动手了,一定要料敌从宽、杀鸡用牛刀,雷霆一击,迅速取胜。

2. 乌军的武器

除了组织方式,这次战争让人感叹的还有一点,就是:

情报侦察,双方获取情报的能力差太多了。

乌军得到了美国和北约的卫星、情报支持,取得了极大优势。这个原因也使得乌军更容易定位俄军的高价值目标,比如那些将军、上校,就有被乌军精确定位的,然后被狙击手打死了,或者无人机带着炸弹直接就扑过去了,一下子炸掉一窝。

??如果大家熟悉苏联往事,就会知道,苏联红军中的很多狙击手就是乌克兰人。

现在他们从指挥部领取任务,就好像我们叫外卖、或者叫车,平台的数据中心分析数据,然后派单给骑手,骑手骑着摩托车,送餐我们家门口。

这个动作的背后,就是卫星侦察、定位、还有强大的数据能力。

图:肩扛式 反坦克武器

此外,北约给乌克兰人提供了几千个【肩扛式反坦克导弹】,就是这个照片上的东西,一个人扛在肩膀上就能跑,非常便携。乌克兰已经打掉了至少1000辆俄罗斯的坦克装甲车。

而且,现在的弹药,也已经进化到了【智能弹药】,或者叫【智慧型弹药】。还有一种弹药,叫做【末端敏感弹药】,简称【末敏弹】,可以实现【发射后不管】。

这个东西非常高科技,发射出去之后,在靠近目标的时候,也就是射程的末端,里面的探测器会自己探测、寻找目标,然后引导炮弹飞向目标,所以叫末端敏感。而且,为了保证探测的准确性,里面安装了两种探测器,包括红外探测器、毫米波雷达。里面的芯片和计算能力非常厉害。

关于探测、锁定目标这方面,现在军事技术界正在研究具有【人脸识别】功能的导弹、甚至子弹。没错,将来,子弹也是【智能子弹】,里面也会有芯片。导弹当然也可以。

此外,【无人机】也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说起无人机,这是我国的强项。高空长航时的,能飞行几十个小时不下来。还有微型的,数量特别多,能实行【蜂群】战术。无人机这方面,中国、美国都很厉害。土耳其在这方面也不错,他们生产的无人机,这次在乌克兰也出名了。

小型无人机的噪音小,能够抵近侦察,拍照、扫描、确认目标之后,自己就能发射小炸弹摧毁目标,非常高效率,或者呼叫上级火力。这次俄罗斯的一些高级军官,就有这么被打死的。

图:《联合早报》报道:俄乌战争见证无人机重要性

所以,台湾地区领导人现在提出来要大力研究、发展无人机。目的是什么,当然不需要废话了。

3. 我们能发现什么教训?

最近有一句搞笑的话:

没想到2022年了,老大哥还在前面给咱们提供活生生的教学案例。

当然了,需要强调一下:

我国台湾问题和俄乌问题,性质不一样。前者是我们的内政问题,后者是两个主权国家的关系。如果把二者等同,那是【?独思维】,希望大家警惕。

不过,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分析,俄乌战争有很多东西,可以启发我们思考,让我们将来不要跳进同一个坑里头。

相对于海峡对面来说,我们还是比较有利的:

首先是台湾岛的面积很小,只有3.6万平方公里,几乎和海南岛一样大。但是乌克兰的面积却有60万平方公里,将近6个福建。而且台湾是个岛,不像乌克兰一样有通往外部的陆地通道。我们的导弹和空军,有了歼20等第五代隐形战机,会更有利于建立制空权。所以我们应该不会面临俄军这样的困境。

而且,双方力量的悬殊,也很明显。我们不会像俄军仅仅出动20万人居然和乌军成了【势均力敌】的局面,而且乌军的情报、科技还比俄军厉害,这就难打了。我们的力量和先进程度,都远远超出海峡对面。

我们应该还是像之前对印度、越南的做法一样,杀鸡用牛刀,使用优势兵力,雷霆一击,一击必中。速战速决,坚决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。

关于这些问题,我不方便说太多,大家如果感兴趣,可以去看看王洪光中将同志发表的文章《不出三天,拿下台湾》。

我们需要警惕的,是在我国活动的NGO、和外国代理人、外国利益的代言人。他们需要公开自己的资金来源,自己为谁服务。这些年,每逢出了事情,我们的互联网上就有人煽风点火,害处很大。前不久,新浪微博开始标注涉及乌克兰问题的发帖人的IP地址,就是很好的政策。果然,有些人的IP地址居然是台湾的。

为啥要警惕这个问题呢?因为这次发现,俄军的对手,不光是乌克兰人,还有欧美各国的退役士兵组成的志愿者、或者雇佣兵,他们一天的工资一万块。

有人会问:钱从哪里来呢?乌克兰那么穷,怎么出得起这么多钱?

废话,根本不是乌克兰出的钱,而是美国国会拨款,或者是美国的【基金会】、NGO组织给的钱。

索罗斯,就是那个金融大鳄,索罗斯的基金会在乌克兰、东欧的活动,已经很多年了。美国国会的拨款,3个星期就已经几十亿了。

而且大量的武器、装备,从美国本土跨越大西洋、欧洲大陆运输到乌克兰,速度竟然比俄罗斯在自己家门口的陆地运输速度还更快。俄罗斯的车队,居然还能堵车几十公里,而且堵了好几天。这种组织调度的水平、还有排除障碍的工程能力,在我军和美军看来,简直是不能接受的。

很明显,俄罗斯的常规力量,距离中美,真是落后很多了。

这些都说明,我们这些年努力发展经济、科技、产业,在国际上避免冲突,管控分歧,不主动树立敌人,争取先让自己发展壮大。自身的发展壮大,才是真正的【战略机遇期】。这个思路,是正确的路子。

4. 结语

法国《费加罗报》前几天有一篇文章,说俄乌战争之后,俄罗斯国力继续衰退、而且是深度衰退,会逐渐……成为中国的小弟。

图:翻译:Russia 倒了,永远

这两张图片,分别是美国《时代》周刊、英国《经济学人》的封面,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样的意思。第一张图里面,是冰天雪地里的摇摇欲坠的加油站,上面的双头鹰是俄罗斯国徽。意思是说它已经沦为一个只能出口原材料的加油站。第二张图里面,是一只大熊猫,怀里抱着一只小熊。

这3个报刊,在欧美的严肃舆论界,是最重要的报刊。都是严肃的报刊,不是八卦小报。

可以代表欧美世界的普遍看法。

今天的中国,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了。

但是正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的,北方邻居还是放不下心里的傲慢。咱们家有更好的东西,他们拉不下脸来买,因为一旦公开求中国、购买中国的大型装备,那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不行了。??总之,就这么耗着吧,毕竟,半死不活的那啥才是好的那啥。

我听说最近有人因为分别支持乌克兰和俄罗斯,吵架,结果打起来了。这就不对了,我还是要强调那句话:咱们是中国人、立场是中国,没有必要为了别人而代入自己的角色、入戏太深。

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份、站稳立场,才能得出理性的有利于我们的判断。

图:各国新建军舰吨位(增量),占全世界的比例

这些年一直有人说世界的未来是【多极化】,我认为这是错误的。日本、德国、英国法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只是美国的几分之一、发展速度还比美国慢,他们不可能成为一极。

其他国家距离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、只有中国一国在快速接近美国,那么未来的趋势不是很明显吗?我认为:

世界不会走向多极化,而是正在开始两极化。

不信走着瞧。

今天先说到这里,如果感觉不错,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【文津街七号】。感谢阅读,下一篇文章我们再见。

推荐阅读:

为什么美国人说中国才是俄乌战争的赢家